• 注册用户和未注册用户的区别,建议你瞧瞧

精诚为医一心为民

来源/作者:大河网-河南日报类别:河南人物点击率:1306背景颜色:||

    从医30年,他总是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满腔热忱,对生命无限敬畏,对医术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岗位上,精心地演绎着白衣使者的绚丽人生,把默默无闻的麻醉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出类拔萃。

    他就是孟凡民,一位仁爱为怀、精诚为医、平凡做人的麻醉学权威专家,一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好医生。

    搞专业

    他有股“钉子”精神

    20世纪80年代,在许多人眼里,干麻醉比干临床“矮”半截。当时几乎所有医院的临床麻醉工作都相对薄弱。孟凡民1982年分配到河南省人民医院不久,就被麻醉科老主任看中,成为从事麻醉专业的第一位本科毕业生。自那时起,他近30年如一日,坚韧不拔,不懈探索,刻苦钻研,从一名普通的麻醉医师逐步成长为河南麻醉界的领军人物。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孟凡民动情地说:“动刀医生是治病的,麻醉医师是保命的!麻醉工作无小事,只要能够挽救病人生命,干内科、干外科、干麻醉都一样,都是在为人民健康服务!”

    “打铁还须自身硬”,与麻醉工作结缘后,孟凡民就发誓一定要干出个样子,为麻醉医生争口气。1988年,他师从著名麻醉学专家李树人教授,学习掌握了较为系统的麻醉学专业知识技能;1990年,为了学习了解国外麻醉医学的发展现状,他接受了为期一年的外语培训,外语文献阅读和交流能力得到明显提高。1993年,凭借自身业务的迅速提高,孟凡民被任命为麻醉科副主任,3年后成为当时医院最年轻的临床科主任。

    河南麻醉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地区,提升河南麻醉界在全国的地位是孟凡民一直努力的方向。他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率先带领科室在河南开展了有创和微创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难度插管喉镜的应用、靶控输注技术,以及肝移植手术的复杂麻醉等,赢得了同行的赞誉和关注。

    2004年,孟凡民当选河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不久,他主持成立了河南省麻醉质控中心,举办多期培训班,为全省培养了1000多名专业麻醉医师,使河南麻醉医疗质量迅速提高,逐步提升了河南麻醉界在全国的地位。2006年,作为大会执行主席,他成功地组织了在河南召开的全国麻醉年会,使之成为河南麻醉医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根本扭转了河南麻醉医学的落后现状。

    干工作

    他是个“拼命三郎”

    医疗是个综合学科,需要鲜花,更需要默默付出的绿叶。孟凡民时刻牢记麻醉界前人的告诫:“只有小的手术,没有小的麻醉。”从事麻醉专业以来,他不分白天黑夜,总是随叫随到,潜心研究和开展疑难危重病人的麻醉处理与治疗工作。与手术医生相比,他坚持来得早一点,走得晚一点,到病人那里跑动得勤一点。已经记不清他把多少个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让多少个患者重新点燃生的希望。他以高超的技术、敬业的精神赢得同行和患者的一致认可,身边的同事都称他为“拼命三郎”。

    有一年除夕夜,急诊科收治了一名严重鞭炮炸伤患者。病人下颌骨、口底被炸伤穿通,心跳微弱,脸色青紫,情况紧急。当夜值班的孟凡民接到救援电话后,一路飞奔来到救治现场。时间就是生命,他凭借多年丰富的急救经验,没有犹豫,拿起喉镜就上去为伤者清理呼吸道。病人喉咙受到刺激后,只听“哇”地一声,喷出大量气味刺鼻的血液、食物残渣等污物,溅了孟凡民满头满脸。由于抢救及时,病人呼吸道畅通了,心跳恢复了。事后,有人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孟凡民回答说:“是神圣的医学职业给了我勇气和力量,只要患者需要,我都会冲上去!”

    1996年,是值得河南医疗卫生界无比自豪和骄傲的一年。那年5月,孟凡民和同事们亲密合作,不惧危险,大胆探索,成功开展了全省第一例肝脏移植手术。风险巨大,难关重重,他深知这台手术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麻醉。面对空前的压力,他没有退缩,查阅资料、制订方案,每个环节都做到了心中有数。手术过程中,他眼盯着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时刻关注着病人的心跳、血压、呼吸、体温以及内环境平衡等一系列生命指征。就这样,他和手术专家在手术间连续坚守了60多个小时,困了就铺块布席地而卧,饿了就吃盒饭充饥。经过连续十多个小时的手术和两天多的监护,病人体征平稳,手术获得重大成功。

    1997年,由于长期辛劳,孟凡民患上了双侧股骨头坏死,医生要求他一定要卧床治疗,否则可能致残。可是每当碰到重危手术需要时,他全然不顾病痛,一瘸一拐地走进手术间,忍痛奋战在手术台上。孟凡民挚爱麻醉事业,病人是他最大的牵挂,深夜里、睡梦中被电话惊醒,飞奔到医院抢救病人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今年已经53岁的孟凡民对记者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关上手机,睡上个囫囵觉。”

    待患者

    他是个“热心肠”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在患者眼里,孟凡民就是一位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医德高尚,值得托付生命的好医生。

    当医生近30年,他和患者说话时,总是言语温和,面带微笑,真诚倾听,耐心解释。为了缓解病人术前的紧张情绪,在做每一台手术前,他都要到病床前和准备手术的患者拉家常,说上一些问候和鼓励的话,尽可能地消除病人的恐惧情绪,减轻患者痛苦,保证麻醉效果。

    “孟主任没架子,待俺真好,是他救了俺的命!”70多岁的李大伯提起几年前的事,两眼噙泪,仍旧激动不已。2005年3月的一天深夜,住院治疗的李大伯突发呼吸道大出血。正在病房照顾病重父亲的孟凡民听到求救后,没有了一丝睡意,顾不上一天的劳累,一把拉开门便跑了出去。老人憋得脸色铁青,呼吸急促,情况十分危险。孟凡民没有犹豫,高喊一声“让开”,便俯下身,一边做胸部按压,一边清理气道,口对口做人工呼吸。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咳”地一声,老人终于恢复自主呼吸,转危为安。自此,孟凡民和李大伯一家经常往来,成了亲戚。妻子韩颖萍说,他们家有许多像李大伯这样的亲戚。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平凡演绎感动,点滴彰显品质。孟凡民用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为医生这个圣洁的职业做出了楷模,为白衣天使这个光荣的称呼增添了光彩。

    

 

 
西平吧社区
兄弟制片,放大公司的声音

西平人物 .../Person

更多
历史名人:王诰

《河南通志》记,明王诰墓“在西平县城西三十里,汝河北岸,诰右都御史。”“王诰故里在县西王寨保下里老王庄”。王诰墓东西长 55米,南北宽35米,1970年发掘,出土有铜香炉、墓志、金簪等。墓志...

丁伟,湖北省农业发展银行行长

他运用所学知识,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管理原则,提出了信贷工作“五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即: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增加含量,提高质量),很快扭转了业务经营的被动局面,使全行走上了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正确轨道,此管理经验在全省农业银行系统进行了推广。他先后撰写理论文章、工作调研报告等30多篇,分别被上级单位采用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高级工程师张惠民

张惠民先生出生在河南省西平县张湾砦。他的祖父张干臣乃清末秀才、开明士绅,非常支持孙中山革命,也是冯玉祥将军的挚友。作为一寨之长,他曾是该县最早女校——张湾女学堂(泥河乡第一中心小学)的全资创办者。...

陈华亭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博士生

陈华亭(1963-),男,博士,河南西平人,副教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博士生。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国际商报》特约撰稿人,现为财政部科研所2002级财务管理方向博士研究生(统招)。我于1985年大学毕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