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8月20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1981年,李海燕自砸“铁饭碗”经受了巨大压力;27年来,她与海燕技校在风雨中前行;今天,她名利双赢,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10多万人,“海燕技工”品牌享誉大江南北!
自砸铁饭碗下海捞螃蟹
李海燕,女,汉族,1961年10月出生,太康县人。
1981年,刚刚20岁的李海燕是服装厂的正式工,当时正处于鼎盛时期的服装行业,这工作何止是铁饭碗,简直就是金饭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海燕发现当时最热闹的周口市五一路上,三四家裁缝店门庭若市,成衣店却门庭冷落。原来,做一套衣服需要13元钱,而买一套同样衣服需要近30元钱。当晚,装着满脑子服装元素的李海燕彻夜未眠。
“我把服装厂的工作辞了,准备自己干服装店。”李海燕的决定就像一颗炸弹,把全家人都震蒙了。孰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超强动力,已经注入李海燕的脑海里。“别人求之不得的铁饭碗,你倒要放弃。”李海燕没有辩解,但她毅然决定非干不可。
她在五一路南段租了两间房,小服装店开张了。与众不同的是,她的服装店不单做衣服,更重要的是培训裁缝。初始,小店果然不景气,没有订单,更没有学员。
“把咱服装店培训裁缝的事写成小广告贴出去行不行?”李海燕的又一个壮举——宣传,令丈夫敬佩不已。果然,小广告贴出去两天,就来了18名学员。李海燕每人收了18元学费,且全部用来买布料、剪刀、尺具。第一批学员毕业了,她没有挣到一分钱,反而赔了技术。然而,那18名技术过硬的学员分散到周口各地,无形的辐射宣传效应,引来100多名农村女青年,甚至还有服装店的裁缝,她们甘愿拿更高的学费向李老师学真本事。
李海燕第一次尝到了秋后“蟹黄”的鲜美。
博爱为学子全国筑英名
10年里,海燕技校为周口培养了3万多名裁缝,全市10个县市183个乡镇1000多个行政村集市,凡是服装店,必有她的学生。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瞻远瞩的李海燕又盯住了全国市场这块蛋糕,针对市场设专业、针对企业定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海燕技校又增设了厨师、家电维修、美容美发、电子应用等专业。这时,李海燕发现社会上的苦孩子太多了,甚至还有些残疾人前来学习求生存,她的博爱油然而生。
沈丘县莲池乡的邹秋莲,从小父丧母嫁,14岁还没穿过新衣服,李海燕没收她的学费,反而每月给她300元生活费。20年来,李海燕接收孤儿和特困生1万多人,残疾学员4980人,下岗职工3990人,减免学费820多万元。看着求知似渴的学子,她下定决心要给每一个学生找到工作,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全家脱贫”的目标。
1992年,她贸然带着300名学生南下到“步步高”找工作,但厂家根本不让进门。“如果进不去,300名学生就砸了海燕技校的牌子”,她抱着一颗恒心,拿着烧饼和水坐在步步高门前等,只要有领导出来,她就上前自我介绍。两天过去了,她没有吃下一个烧饼。第3天下午,她的诚心终于打动了厂领导,决定让学生试一试。结果,300名学生凭着过硬的技术全部留下。之后,“海燕技工”响遍全国,各企业抢着与该校签培训订单协议,还有许多厂家为了抢生源,无偿提供巨额价值的教学设备、实验仪器。
就这样,当初“私塾”式的专业班蜕变成周口科技职业学院。学院占地320亩,开设服装设计、数控应用与维修等46个大专专业,教职工312人,长年在校生6000多人,她的学子遍布全国各地600多家企业。“海燕技工”被评为全国十大劳务知名品牌。
李海燕成功走出一条“长短结合、校企联合、订单教育、因人施教、适时就业”的成功办学之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扶贫开发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全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数以千计的荣誉,为李海燕铺就金光大道。由于对社会人才培养贡献巨大,2004年,李海燕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2007年受到中央领导贺国强等亲切接见,并代表国家到德国等地交流职教经验。
大解放大跨越
敢做职教领头雁
擦拭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奖牌,盘点几亿元的资产,已经年近半百的李海燕准备坐享清福。可是,自从参加了全国两会,学习了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我深切地感觉到自己肩负着一种责任,祖国需要我,我要为社会培训更多的技术人才。身为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党的阳光政策的普照下,在风清日丽的职教大市场中,她又要向更高处飞去。
一向冲在最前面的李海燕提出要以学校对接国内大中型企业,并向国外输送技术人才,5年内完成职教本科院校的成功建设。对此,周口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按照李海燕规划的千亩本科校园,已首批批复360亩。
李海燕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判定,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紧密相联,要遵循市场规律,把职业教育既当事业,也要当成产业,努力做到教育与市场对接,与经济对接,与国际对接,与未来对接,创建全国一流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