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酒酣看宝剑,美人泪尽倚鸳机
——《秋日小雨有感》
“美玉生磐石,宝剑出龙渊”,美玉和宝剑自古以来就有不解之缘。如今,郑州市也有了这样一个赏玉观剑、棋茶会友的好去处——“棠溪剑玉缘”,汇聚了宝剑、玉器、茶艺、书画、棋牌、餐饮于一地,有此爱好的话一定不要错过。
宝剑茱萸匣,岂忘知音贵
宝剑的刚毅与美玉的柔润,两者各有性格,却同样稀有珍贵。宝剑赠英雄,美玉送佳人,珍贵之物也需知音才懂珍爱。爱剑喜玉的人同聚,更是知音难觅、相见恨晚。
为爱剑喜玉、好茶嗜棋的朋友提供交流之地,棠溪剑玉缘在郑州市开业迎宾。“棠溪剑玉缘”位于郑州市玉凤路北段发展国际大厦,主营棠溪宝剑、棠溪玉器(和田玉、翠玉)、棠溪根雕、中华名茶和宜兴系列紫砂茶具。
品茶观剑随客意,赏玉会友合乡音。宝剑、美玉、紫砂、名茶在店内透明柜台内展出,静静地讲述各自的文化与渊源。不只有宝剑和美玉,棠溪剑玉缘还可以交流茶艺、研谈字画、棋牌对弈或品红酒、尝山珍。
韩之剑戟,出于棠溪
春秋战国时期,位于如今河南省西平县的棠溪河畔就因铁矿多、质地好、水淬火坚利而成为冶铁重地。“天下之剑韩为众”(《史记》),“韩之剑戟,出于棠溪”(《战国策》),“西平有龙泉水,淬刀剑特坚利”(《中国通史简编》),许多古籍中皆有记载。名师们在这里造就了千古名剑,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剑文化。
春秋战国及秦朝时期,这里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冶炉城。当地丰富的铁矿资源、独特的水质、便利交通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了各地的工匠汇集而来,使棠溪地区成为当时名扬天下的冶铁铸剑基地。当年在棠溪冶铁城与旁边的合伯、方岗铸剑城造剑的工匠共有上万户之多。
棠溪宝剑,名冠中国九大名剑之首,诞生于春秋初期,至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据考古研究,当时棠溪的铸剑业已经相当成熟,出现了镀银、渗铜等工艺,两面吻合的“双刃剑”、“龙凤剑”,技术要求更高,工艺也十分讲究。由于这里的铸剑技术闻名各诸侯国,吴越等地的工匠时常前往拜师学艺。
良工炼几年,铸得棠溪剑
而棠溪的精湛铸剑绝技曾在唐宪宗平定中原叛乱时遭受重创,在唐代唐宪宗发兵平定中原叛乱时,将棠溪冶铁城夷为平地,“十里棠溪十里城”转眼沦为废墟。棠溪剑铸造技术自唐宪宗时失传了一千多年之后,直到1987年这一历史遗憾才得以填补。
1987年,现代第一把棠溪宝剑终于从高庆民手中诞生。此剑寒光逼人,剑梢能弯折90度后恢复原状,这正是棠溪宝剑之精髓。父亲高锡坤和高庆民两代人经过近千次试验后,代表民族历史的棠溪宝剑终于重放异彩,而且有了更多与时代特点结合的象征寓意。
棠溪宝剑通过剑条、剑鞘、饰件、剑架和剑盒上的所有部位不同的画面,既表现了中华民族龙的精神、龙的气概、龙的神韵,又反映了历史悠久,创造中华冶铁、铸剑文明的棠溪文化和劳动人民祈福致祥、镇恶服邪的心理期求。剑盒上的相互缠绕纠结的夔龙,代表56个民族紧密团结和富有反抗精神的中华民族,剑鞘上的饕餮、蝙蝠图案和剑架的曾头造型,都是匡正祛邪的一种表达。
棠溪剑玉缘
缘聚玉树
2010年4月21日上午,由郑州棠溪剑玉缘发起的“温暖玉树·自愿捐赠行动”在郑州市玉凤路棠溪剑玉缘举行首次捐赠仪式。
从媒体报道中得知玉树地震灾情后,“棠溪剑玉缘”负责人高庆民立刻召集全体员工进行募捐。现场募捐共募集了善款1万多元,高庆民表示会通过河南省慈善总会捐往玉树灾区,向灾区送去爱心。此外,高庆民说,郑州棠溪剑玉缘2010年4月29日至6月20日的营业额将会拿出10%再次捐往玉树,用于玉树同胞新家园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