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论坛/XiPing BBS
鸣谢:西平兄弟制片提供影像资源!- 豫行天下
河南那些事情哪家情报最强,都来围观下吧,七嘴八舌的走起,咱们的闲言碎语起不了啥作用,还是一吐为快吧,今天你来吐槽了没?!
洛阳真能超过郑州?【转载东方今报】
时间:--热度:136°C
“奋力实现中原崛起。”这是省委书记徐光春近来在不同场合中,提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与此相关的一个背景是,在2004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2005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当中。
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来得迫切。
如果说“中部崛起”的提出对于中部来说,是一个渴盼已久的发展良机的话,那么对于河南而言,我们更愿意称之为一场变革契机。
我们从古都洛阳的复苏看到中原崛起中的城市博弈,我们注意到郑洛工业走廊和新漯大农业带将会如何深刻地影响河南经济的演变进程,我们从豫东豫南几市的农业现状反思中原崛起的局部塌陷,我们注意到现有的行政区划格局将如何成为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掣肘。
我们试图通过这样一组报道,让读者了解在我们身边已经和正在发生的这场涉及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变革。我们坚信,它不是属于精英阶层的内部游戏,而是关乎各个阶层的社会共识。
从今日起,本报将连续推出《中部崛起 河南力量》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2004年11月4日,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首次提出,要把洛阳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在《2005年河南经济蓝皮书》中,洛阳市市长李贵基称:“洛阳完全具有建设成为重要区域经济中心的基础和潜力。”
与此呼应,不少人宣称,未来几年内,洛阳的经济总量完全有可能超过南阳,甚至郑州。
但在省政府关于中原城市群的战略规划中,洛阳被定为居郑州之后的次中心,胸有鸿鹄之志的九朝古都显然对此心存不满和不屑,现在,古城洛阳正在经历一场破茧求生般的蜕变,在中部崛起的大语境中寻求突围和复兴之道。而它的近邻,刚刚荣膺中国八大古都的郑州则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势姿态向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阔步迈进。
双雄并立,谁才是真正的龙头。豪门恩怨,谁又是最后的赢家。
洛阳发力--
鹰击长空
今日之洛阳,正如一把玄铁重剑,锋芒未出,却已寒气逼人。
2004年12月24日,洛阳市委常委会决定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一批为实现“两个翻番”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科研院所、学校、医院和市直委局。
所谓的“两个翻番”,是指预计2004年洛阳市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比2000年翻一番。其中,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达880亿元,财政收入达86亿元。此外,按照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的预测,洛阳市2005年的生产总值将达到1000亿~1100亿元。一个与此相关的背景是,目前全国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的城市只有30多个,郑州市也是在2003年才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02亿元。
简单的数字对比背后,是一种可以感知的强大力量,骤然缩小的差距,让洛阳的近邻郑州有如芒刺在背。
洛阳的突然发力让人既感意外又合情合理,感到意外是因为,洛阳虽为中国老工业基地,但长久以来的颓萎状况早已让很多人在谈论河南经济之时几乎忽视了它的存在。另一方面,洛阳几十年来积淀的工业基础实力尚在,一旦得到合适力量的牵引和助推,其势必如洪流滚滚,一发而不可阻挡。
三年脱困--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众所周知,洛阳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老工业城市,“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骨干项目中有7项建在洛阳,彼时,洛阳相继建成了中国第一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机器厂、洛阳铜加工厂等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为洛阳老工业基地曾经的辉煌贡献了自己的青春。
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体制改革给洛阳老工业基地带来了巨大冲击,正如改革过程中所有大型国有企业一样,洛阳的一大批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方向。转瞬之间,以往的优势变成了劣势,以往的基础变成了负担。
转机出现在1998年,这一年,国务院提出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也正是在这三年之中,洛阳共破产兼并国有企业66户, 冲销负债12.5亿元,其中核销银行呆坏账8.2亿元;列入全国减员增效试点企业5户,豁免银行利息2.06亿元;实施债转股10户,转股额度20.93亿元;各商业银行为其他未实行债转股企业剥离不良贷款5亿多元。到2000年年底,洛阳市列入国家脱困名单的38户企业中有26户扭亏为盈,亏损额度由1997年的36851万元下降到13717万元,实现盈利15549万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下降到66.17%,基本实现了“三年改革脱困”的阶段性目标。
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来得迫切。
如果说“中部崛起”的提出对于中部来说,是一个渴盼已久的发展良机的话,那么对于河南而言,我们更愿意称之为一场变革契机。
我们从古都洛阳的复苏看到中原崛起中的城市博弈,我们注意到郑洛工业走廊和新漯大农业带将会如何深刻地影响河南经济的演变进程,我们从豫东豫南几市的农业现状反思中原崛起的局部塌陷,我们注意到现有的行政区划格局将如何成为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掣肘。
我们试图通过这样一组报道,让读者了解在我们身边已经和正在发生的这场涉及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变革。我们坚信,它不是属于精英阶层的内部游戏,而是关乎各个阶层的社会共识。
从今日起,本报将连续推出《中部崛起 河南力量》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2004年11月4日,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首次提出,要把洛阳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在《2005年河南经济蓝皮书》中,洛阳市市长李贵基称:“洛阳完全具有建设成为重要区域经济中心的基础和潜力。”
与此呼应,不少人宣称,未来几年内,洛阳的经济总量完全有可能超过南阳,甚至郑州。
但在省政府关于中原城市群的战略规划中,洛阳被定为居郑州之后的次中心,胸有鸿鹄之志的九朝古都显然对此心存不满和不屑,现在,古城洛阳正在经历一场破茧求生般的蜕变,在中部崛起的大语境中寻求突围和复兴之道。而它的近邻,刚刚荣膺中国八大古都的郑州则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势姿态向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阔步迈进。
双雄并立,谁才是真正的龙头。豪门恩怨,谁又是最后的赢家。
洛阳发力--
鹰击长空
今日之洛阳,正如一把玄铁重剑,锋芒未出,却已寒气逼人。
2004年12月24日,洛阳市委常委会决定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一批为实现“两个翻番”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科研院所、学校、医院和市直委局。
所谓的“两个翻番”,是指预计2004年洛阳市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比2000年翻一番。其中,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达880亿元,财政收入达86亿元。此外,按照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的预测,洛阳市2005年的生产总值将达到1000亿~1100亿元。一个与此相关的背景是,目前全国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的城市只有30多个,郑州市也是在2003年才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02亿元。
简单的数字对比背后,是一种可以感知的强大力量,骤然缩小的差距,让洛阳的近邻郑州有如芒刺在背。
洛阳的突然发力让人既感意外又合情合理,感到意外是因为,洛阳虽为中国老工业基地,但长久以来的颓萎状况早已让很多人在谈论河南经济之时几乎忽视了它的存在。另一方面,洛阳几十年来积淀的工业基础实力尚在,一旦得到合适力量的牵引和助推,其势必如洪流滚滚,一发而不可阻挡。
三年脱困--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众所周知,洛阳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老工业城市,“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骨干项目中有7项建在洛阳,彼时,洛阳相继建成了中国第一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机器厂、洛阳铜加工厂等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为洛阳老工业基地曾经的辉煌贡献了自己的青春。
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体制改革给洛阳老工业基地带来了巨大冲击,正如改革过程中所有大型国有企业一样,洛阳的一大批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方向。转瞬之间,以往的优势变成了劣势,以往的基础变成了负担。
转机出现在1998年,这一年,国务院提出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也正是在这三年之中,洛阳共破产兼并国有企业66户, 冲销负债12.5亿元,其中核销银行呆坏账8.2亿元;列入全国减员增效试点企业5户,豁免银行利息2.06亿元;实施债转股10户,转股额度20.93亿元;各商业银行为其他未实行债转股企业剥离不良贷款5亿多元。到2000年年底,洛阳市列入国家脱困名单的38户企业中有26户扭亏为盈,亏损额度由1997年的36851万元下降到13717万元,实现盈利15549万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下降到66.17%,基本实现了“三年改革脱困”的阶段性目标。
暂时没有跟帖,速度抢沙发吧!
西平人物 .../Person
更多陈国权,河南省西平县盆尧乡陈庄人,1968年参加工作,现任中共河南省纪委副秘书长兼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他曾被省纪委记三等功和二等功各一次,还曾经荣获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陈国权工作...
西平论坛的话题 .../BBS
更多- 河南驻马店75.8大洪水为什么直到现在会不为人所知?06/04
- 传统地方小吃有哪些知名的黑暗料理?06/04
- 驻马店和信阳,为什么没有一个县级市?06/04
- 去河南旅游,美食有哪些?06/04
- 求一起爽一把04/01
- 解锁松茸的三种高级做法,堪比米其林大厨。09/05